很多香港人喜愛吃三文魚刺身,三文魚的學名是「鮭」,按生物學分類屬於鮭科。有一種與鮭的外型相似的魚,學名是「鱒」,體型較鮭略小,當中有一種名為「褐鱒」,牠們於每年11和12月,為了尋找合適的產卵地方,有游上瀑布或迴游至上游的逆流而上習性。
於2007年在英國一個鱒魚養殖場,上演了一幕「大逃亡」。其中一條褐鱒,逆流跳上距離水面約90公分、直徑20公分的進水管,游向九公尺外的伊欽河支流。連鱒魚專家看了都嘖嘖稱奇,牠們竟然逆流穿過那麼小的管子,只為了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
於2007年在英國一個鱒魚養殖場,上演了一幕「大逃亡」。其中一條褐鱒,逆流跳上距離水面約90公分、直徑20公分的進水管,游向九公尺外的伊欽河支流。連鱒魚專家看了都嘖嘖稱奇,牠們竟然逆流穿過那麼小的管子,只為了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
當你祈求「神的生命」在你身上運行,是否同樣是為著要完成某些使命呢?提到「神的生命」,很多人會覺得是為著神的好處,正因如此,很多人會抗拒福音,心想為何自己要付代價來為神作事呢?不過,讀者有否想過,為何歷世歷代卻有無數的基督徒為著完成神的使命付上生命的代價呢?
梵蒂岡教廷官員於2013年在聯合國演講中披露驚人數據,指全球每年約有10萬教徒因信仰緣故被殺害。回顧20世紀,這一百年內就有超過2,600萬教徒,因承認耶穌是基督或拒絕放棄信仰而殉道,即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人殉道。
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先驅使徒保羅,曾在傳福音的歲月中,經歷了疲乏、痛苦、饑渴、寒冷、赤身露體、毆打、監禁、石擊、船壞、海陸的危險,其後更因信仰的原故被誣告而監禁,於獄中曾寫信給視為兒子的年青教會領導提摩太。
提摩太後書4:6 – 8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保羅提及「離世的時候到了」,意識到自己殉道的時間將近,形容自己打了「美好的仗」,又有公義的冠冕賜給「愛慕基督顯現」的人。當然,保羅也是「愛慕基督顯現」的其中一份子。「愛慕」的希臘原文是「agape」,意思是「無條件的愛」,保羅表達他懷著「無條件的愛」,等候基督再來。
因此,當基督徒想完成神的使命時,不是單純地履行責任,而是出於「愛」。「愛」不只是情感的交流,也是生命的交流,神感受到我們藉著禱告,祈求聖靈降臨、聖靈灌溉、聖靈同在,或是被聖靈充滿,都是在表達渴想與神同在的生命訊息,便答允我們的祈求,將自己的生命力注入我們的生命當中,這是何等美好的景象呢!
多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