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等候得力

以賽亞書40:29–31
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雅偉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上述經文以「雅偉」取代「耶和華」,因希伯來原文為יהוה,英文翻譯應為YHWH,全寫為YaHWeH,「YAH」的中文讀音為「雅」,「WEH」的中文讀音為「偉」,故中文應譯作「雅偉」。日後於網誌裡引用的經文,均會用上「雅偉」一詞。)


經文提到的「等候」,按希伯來原文解作「仰望」和「期待」,得力的秘訣在於「仰望」和「期待」神。以賽亞書40:31是不少基督徒的鼓勵,可惜卻不是很多信徒明白其中的意思。「等候神」很多時會掛在信徒的嘴邊,縱然我換上另外兩個動詞,讓人知道「等候神」可解作「仰望神」和「期待神」,但實質是盼望神甚麼,你能回答嗎?

以賽亞書39章講述猶大王希西家剛剛病癒,於是巴比倫王巴拉但的兒子米羅達巴拉叫使者送上書信和禮物給他致以慰問和祝賀。希西家非常高興,向使者展示擁有的一切,包括金子、銀子、香料、貴重的膏油和武庫的軍器等。先知以賽亞知道後便為雅偉向希西家傳話,預言希西家所有的及其眾子,將來都要被擄到巴比倫。接著的40章1節,雅偉說要安慰祂的百姓,以這樣的背景再看40章31節時,會明白雅偉在鼓勵百姓於被擄的日子要「仰望神」,神會使他們有力量度過被擄的艱難歲月。



昔日猶太人被擄,今日我們同樣是被擄的一群,我們都成了罪的奴僕。

約翰福音8:31–34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自由』呢?」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

這真是發人深省的經文!耶穌說這番話的對象是「信他的猶太人」,耶穌形容他們是「罪的奴僕」。若耶穌今日向信他的你和我說同樣的話,我們有甚麼反映呢?今日很多教會都鼓勵人去「信耶穌」,明顯地不足以使人從罪裡得釋放。惟有「真門徒」才能從罪裡得釋放,他們會「常常遵守主耶穌的教導」。「常常遵守」是從英文「abide in」翻譯出來,可以解作「住在」。這與從罪裡得釋放,有甚麼關係呢?

給大家一點提示,請看約翰福音8:35。

多馬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假的真不了

1986年10月9日,在倫敦的女王陛下劇院首次上演了一齣小說改編、風靡全球、被譽為百老匯最長壽,至今 (2014年) 仍在上演的音樂劇,名為《歌聲魅影》。其引人入勝之處是戲中有戲,令觀眾徘徊於現實與虛幻之間。「虛幻」令人有幻想的空間,所以令人著迷。正如男主角魅影經常帶著面具展現人前,帶有攝人魅力,及至人們發現面具背後是一張醜陋的面龐時,魅影的吸引力變得蕩然無存。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自覺地也成了魅影,有些基督徒也不例外。我們明白「面具人生」當然有問題,那麼是「面具」還是「人生」出了問題呢?我相信答案呼之欲出。這與前文提到的「假冒為善」有甚麼關係呢?

假冒為善 (Hypocrite) 在希臘原文解作在舞台上演戲的人,演員根據劇本的要求,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基本上是在演戲,我們看見的演員並不是在展示其真正的本性。耶穌以「假冒為善」來形容法利賽人對著神表裡不一。馬太福音23章記載了耶穌提到法利賽人的七禍,第27至28節講述他們表裡不一的問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公義」和「不法」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面在行出神的律法,內裡卻在違反神的律法。法利賽人企圖以純粹遵守律法條文的「廉價」行為來取悅神,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在做相同的事呢?按時到教會聚會、以基準執行事奉、依指定敬拜模式…… 作人看為稱職的基督徒,看來並無不妥,可能你所認識的基督徒月復月、年復年也在做同樣的事情,甚至是終此一生都是這樣行,可以得著人的認同和讚賞,我相信感覺是良好的。

可是,當形式蓋過了本質時,會成為信徒的危機。表面上我們所做的是為了更親近神,但不自覺地卻與神的關係越拉越遠,我們要當心被事奉壓死了我們基督徒的生命,當你心裡只把教會的服事視為一項「任務」,而不是與神同工的一個福份時,你不會經歷到從神而來的能力,卻是不斷在支取,甚至是透支自己的精力來服事神,這與你每天為著學業、工作和家務等事情來營營役役,有甚麼分別呢?可能你想成為基督徒的初衷是活得有價值、活得「充實」,但因著教會需要運作得更暢順,而使大量的事奉擠進你的時間表,那時只會是「充塞」了你的生命,與你的原意是大相逕庭。

要活出完整的新生命,你需要從聖經找答案!

多馬